針對維持性血液透析 (MHO)患者的多項研究表明,控制高血壓可使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和死亡率降低。
對于 MHD 患者的最佳血壓管理目標值目前尚無統一標準。透析患者高血壓的定義可參考歐洲透析患者高血壓共識,根據 HBPM 和析間期動態血壓監測(ABPM) 監測進行診斷,其標準如下:HBPM:>135/85mmHg,ABPM:≥130/80mmHg。我國 2015 年《中國血液透析充分性臨床實踐指南》提出 MHD患者高血壓控制的靶目標:透前收縮壓<160mmHg。透析中高血壓為 MHD 患者在高血壓定義基礎上從透析前到透析后收縮壓升高 10mmHg。透析前或診室測量的血壓并不能很好反映透析患者的平均血壓,推薦患者家庭自測血壓(Home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,HBPM)來確定控制血壓目標。
由于諸多因素會影響血壓的準確測量,因此要求測量血壓 30 分鐘前不吸煙或不進食含咖啡因的食物?!吨袊哐獕悍乐沃改稀?018 年版明確對測量血壓提出建議:
1、要求受試者安靜休息至少 5 分鐘后開始測量坐位上血壓上應置于心臟水平
2、推薦使用經過驗證的上臂式醫用電子血壓計,水銀柱血壓計將逐步被淘汰
3、使用標準規格的袖帶(氣囊長 22 ~ 26 m、寬 12m)肥胖者或圍大者(32 cm)應使用大規格氣囊袖帶。
4、首診時應測量兩上臂血壓,以血壓讀數較高的一側作為測量的上臂
5、測量血壓時,應相隔 1 ~ 2分鐘重復測量取2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。如果 SBP 或 DBP的2次讀數相差5 mmHg 以上,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。
6、老年人、糖尿病患者及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者,應該加測站立位血壓。站立位血壓在臥位改為站立位后 1分鐘和3 分鐘時測量。
7、在測量血壓的同時,應測定脈率。對于血液透析患者第條推薦為非動靜脈內痿側上臂。監測測血液透析患者血壓的方法有:
透析室測定血壓(透析前、透析后、透析中)、家庭自測血壓(HBPM)及透析間期動態血壓監測(ABPM)。ABPM是指透析間期44小時血壓監測,目前被認為是評價透析患者血壓的金標準2013 年 ESH/ESC 強調了診室外血壓 (ABPM/HMBP)的重要性,認為 ABPM 有以下7大優點
1、能提供比診室血壓明顯更多的血壓度數;
2、提供患者日常條件下的血壓情況:
3、有助于發現白大衣高血壓和隱匿高血壓;
4、顯示夜間高血壓;
5、可評估 24h 血壓變異性:
6、可評估降壓藥物的 24h 降壓療效;
7、是比診室血壓更強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預測因子
但由于測定的方便性限制,建議透析患者利用 HBPM 來監測血壓。